扫街网 : 关注民生,贴近生活,以扫街为题材的专业性网站!

标题: 雨中的社旗古镇 [打印本页]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6:19
标题: 雨中的社旗古镇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6:19 编辑

       赶着五一假期的来临,一股思乡情绪涌上心头,回家乡看看成了最大的心愿,社旗城镇里因有山陕会馆而闻名四方,那也是我儿时的童年里最美的记忆。
      随之,一天的旅程便开始了,天开始下起了小雨,而这并没有阻隔我的行程,它反增了些许的悠然。。。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6:24


    就从这里开始吧,这是社旗古镇七十二条街之一的东裕街。看到我的拍照,这机灵的小丫头也不甘落后。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6:26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6:32 编辑



看着这条街上的建筑,恍然如梦,儿时的记忆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6:34


    在这巷子里,依稀还能听见一群小伙伴吵闹的回音。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6:41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6:56 编辑



      很多年都没有来这里看了,古镇上的这个五金厂依然还在。当年厂院子里放了成堆的空罐子,一群顽皮的小孩儿决定一探究竟,协商着看看谁有胆量试试里面到底是不是空的。于是其中一个把小手伸了进去,突然她大叫一声把手拿出来,指头上一股钻心的痛疼使她一路狂奔往家跑去,回去后这个女孩儿把手放在水龙头下使劲儿的冲,随后把手放在水盆里整整泡了半晌的功夫才止住了疼,真庆幸她当时及时拿出了手。你猜她碰到什么?说出来吓你一跳!是硫酸。

     这个小小的举动,成了她童年中一个抹不去的记忆。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09


      现在的古镇上,瓷器街算上是最有看点的。外婆从小在古镇上长大,在她的记忆里,镇上铜器街、瓷器街都很热闹,铜器街上总是响声震天,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店家为了让店铺里伙计们冲淡思乡情结,从大年三十就开始让伙计们吹着各种响器,呜呜喇喇的声音从后河坡以外都能听到好不热闹。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12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7:12 编辑



    雨,还在一直的下。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13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7:15 编辑



     古镇风采,真的变化很大。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23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24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26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7:28 编辑

      雨中的景致别有一情,青石铺就的路面显得格外的净灵,再往北走山陕会馆已在眼前了。


壮观的会馆照壁外景。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36


    再近了看,竟赶上“鸟兽谈判”现实版。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44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7:50 编辑




      琉璃照壁位于会馆整体建筑中轴线之最南端,南迎赊旗古镇最繁华之磁器街,北与会馆山门相对而立。壁高10.15米,宽10.60米,厚1.46米,青砖砌框。

     综观整个照壁装饰内容丰富繁多,但主次分明,立意明确,设计巧妙,嵌接严密,既富丽堂皇,又和谐流畅,色彩艳丽。既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享受,又富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国古建筑照壁装饰的经典之作。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49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

      原国家文物局长吕济民题词赞社旗山陕会馆为 “艺术辉煌,绝无仅有”。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现存80 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于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53


    铁旗杆凌空直插云霄,故世人谓之“霄汉铁旗杆”,为会馆增添了庄严威武之气氛。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55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7:57 编辑



山门上方的木刻。社旗山陕会馆的木雕装饰艺术与石雕装饰艺术两相媲美,并称“双绝”。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7:58


    飞檐一角的塑像。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8:01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8:09 编辑

[attach]1362[/attach]  雨中悬鉴楼

    全国现存古戏楼很多,建筑各有特色。但若论其建筑之宏伟、装饰之精美,首屈一指当推社旗山陕会馆悬鉴楼。

IMG_6127.jpg (349.79 KB, 下载次数: 222)

IMG_6127.jpg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4 18:02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4 18:07 编辑



     虽然戏楼那昔日胜景已不复在,但这楼台上下左右技艺高超的木、石雕刻及风格独特的彩画艺术装饰美轮美奂,仍然让人流连忘返。

作者: 沈保亮    时间: 2011-5-4 19:45
不错哦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04
回复 野荭 的帖子

要门票。{:14_60:}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07
回复 野荭 的帖子

不过,很多精美石雕人像的头、面都被毁掉了。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39


      你看这会馆建筑的墙壁砖缝,青砖很方正、砖缝级细致,很小的时候外婆就说过,这砖缝为什么能砌这么精细,那是用的材料不同一般,是用糯米糊加石灰等混合成的砂浆,用这种材料砌出来的墙非常坚固结实美观。

      据了解,距今至少1500年前,中国的石匠就发现,和糯米糊调在一起,石灰浆竟然会更坚固。正因这些原因,有些古建筑物非常坚固,甚至现代推土机都难以推倒,还能承受强度很大的地震。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41


      这种砂浆仍然是现存修复古代建筑的最好材料。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43


正对悬鉴楼的就是大拜殿了。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49


       庭院南北之悬鉴楼与大拜殿遥相呼应,两侧东、西廊房相对而立,形成一个阔大的空间。为会馆核心庭院,亦为观众观戏之场所,因能容纳万人,故又称为“万人庭院”。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53


    这是主殿石牌坊下部斜铺的“九龙口”神道。置八级台阶接于庭院地面。“神道”宽1.98米,长2.06米,以整块青石雕成,中心雕“三龙戏珠”,龙体盘曲,瞪目劲爪,体周祥云缭绕,身下波涛汹涌。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54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8:59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5 09:01 编辑

   
      大拜殿前最独特的装饰莫过于两侧之石雕八字墙。座上立以整块青石雕成之巨幅石雕,宽1.10米,高1.90米,以高浮雕间以透雕技法雕成。

      东侧图为“十八学士登瀛州”,图之上方雕城堞,城门上方匾雕“瀛州”二字,以作点题,城上左右雕宝塔、亭阁,描绘“瀛州”仙景之美。

      西雕图为“渔樵耕读”图。图内一条山溪急湍而下,下部雕一天成之桥,桥下水面开阔,水波荡漾,一渔夫划小舟作打鱼状;一樵夫肩背柴捆行于桥上;山坡上一牧童骑于牛背;对岸房屋窗口露出读书人之形象。溪畔山石参差,树木花草丛生,山石之间雕以虎、羊、豹等动物。画面状绘山水之幽奇,将人物雕于山水之间,构图巧妙,自然和谐。

      综观二雕图,既有写意之风,又有工笔之精,实为绘画与雕刻艺术完美结合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研究价值。二石雕与石牌坊相映生辉,营造出集中展示石雕艺术的整体氛围。

     有点可惜的是其中有些人物头面已被损毁。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03


主殿前的石牌坊。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06


      在主殿月台上一角看前方的悬鉴楼。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07


大殿内的匾额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14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5 09:14 编辑







石雕、砖雕、木雕是山陕会馆的三绝,馆会建筑真可谓无石不雕、无砖不雕、无木不刻。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15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17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18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0




馆内山门前的一对石狮。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2


会馆的琉璃照壁。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3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5 09:23 编辑



古镇略图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5


    站在会馆鼓楼下向上拍的,上楼看要观赏票的。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7




馆内展的古玩。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7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28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5 09:29 编辑



会馆的西阁门。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30


    从西阁门出去,就会来到这里新建的广场上。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34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于中国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最后一个高潮期,加之寓居赊店的山、陕二省商贾“盖压三江”的比富心理,以其雄厚的财力对会馆建筑倾力投入,从而使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之时得以“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其用材之优,延聘工匠之多,为斯时斯地建筑工程之冠。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于此,各展“绝活”,使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达到了其时的巅峰状态。同时,赊店地处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交冲要地,其建筑工艺兼收南北建筑文化之长,融北方古建筑雄浑壮观之气势和南方古建筑严谨柔美之风格于一体,成为一处风标独树的古建筑典范之作。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在全国现存会馆类建筑乃至除皇宫外的民间古建筑中有十方面的独特之处,可称为“十之最”: 全国会馆之最、琉璃照壁之最、铁旗杆之最、戏楼之最、石雕艺术之最、木雕艺术之最、慈禧太后御笔亲书、全国清代民间剌绣珍品之最、会馆附属建筑道坊院亦为全国会馆之最、商业道德规则碑可称为全国之最。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39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5 09:39 编辑












    当时的镇上,还有很多其它地方的会馆。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40
      只是以山陕商人为首的贸易活动,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把山陕两地经商的历史、经商的智慧、经商的艺术推向了极致,山陕商人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09:42
本帖最后由 野荭 于 2011-5-5 09:49 编辑

      雨还一直的下着,好雨知时节当夏乃发生,正时庄稼地里需要雨的时候,属于古镇的记忆太多太多,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只一天是来不及细细的品读这古镇的,如果你也有兴趣的话,就让我们慢慢去发现、去了解吧。

作者: 大眼睛    时间: 2011-5-5 13:05
好贴!{:14_58:}{:14_58:}{:14_58:}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1-5-5 15:21
这地方我曾经来过。少有的古色古香古建筑,全国各地都不多见了。就是保护不到位,宣传没跟上。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1-5-5 15:23
南阳要想打响旅游牌,就要打响社旗这张牌,和南阳府衙、卧龙岗同时推出南阳二日游,一定火爆!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5 16:47
回复 水云间 的帖子

很好的建议啊。
作者: 清荷    时间: 2011-5-5 23:17
遗憾,我没去。下次记得约我呀,我还准备请你喝油茶呢?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6 12:31
回复 清荷 的帖子

好啊,下次一起去。
作者: 翰墨国色    时间: 2011-5-8 20:34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消失的旧时光依稀可见,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
作者: 野荭    时间: 2011-5-8 20:41
回复 翰墨国色 的帖子

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同游山陕会馆。
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时间: 2011-5-13 19:22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扫街网 : 关注民生,贴近生活,以扫街为题材的专业性网站! (http://www.saojie.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